软件测试:“房间里的大象”
<“房间里的大象”— 英国谚语:形容一个明明存在的问题却刻意回避。>
测试总是犹如房间里的大象。从心理感官上来说,企业总是习惯于寻找一些理由来避免大量投资于软件测试,总是传统地认为开发编码,完成产品功能是一切目标。然而,这种认知会导致每次软件产品迭代发布时积累部分的技术债务和潜在商务风险,最终会酿成大祸。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技术债务不断积累,商务风险越来越高,软件产品越来越复杂,最终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等等(尤其是金融行业和高精度如航空行业)。
持续集成测试 — SDLC加速的助推器
如今,软件的创新性驱动着公司商务和市场不断前进,软件开发团队必须努力赶上这个步伐。为了应付不断增长的需求,软件开发团队正积极寻找一种新的方式来加快产品发布周期,这也就是敏捷迭代开发模式或精益软件开发模式,如DevOps。然而,从当今市场中出现越来越多报道关于软件失败这类头条新闻的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出加速软件开发生命周期(SDLC)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间接不良后果 — 大量严重软件缺陷的暴露。许多组织疲于通过假定昨天的实践来满足今天或明天的过程需求,这时候必然要求团队文化从以前的仅满足于完成应用程序的测试转变为真正理解软件产品的商务目标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以进行提前规避。这种转变要求完全改变传统的测试观念,关注为新功能添加增量测试,紧跟市场用户的价值取向。很明显,采取这种自上而下的测试质量管控体系来降低商务风险非常重要。这种测试质量管理体系也就是Parasoft目前所推崇的持续集成测试,紧跟客户需求,验证核心功能,贯穿整个软件生命周期过程的持续测试。
从自动化测试进化到持续集成测试,这要求我们不再是关注测试失败或成功的百分比,而是线性趋势地跟踪这些测试失败所表达的更深刻意义:产品的某些功能没有满足设定的用户需求/预期。持续集成测试包含自动化执行各种测试场景,并且通过这些场景来验证软件产品的功能性,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性能是否满足用户需求。这种新型的持续集成测试理念紧跟DevOps步伐,意在保障用户关心的商务价值在软件产品中得到切实履行和实现。总的来说,持续集成测试不再回答“是否完成了所有测试任务”这个问题,而是解决“商务风险是否得到合理控制 ?”的问题。
关于持续集成测试的详情请参考如下链接: